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首批校企合作在沪签约
发布时间:2021/02/12 新闻 浏览:268
人民网上海2月1日电(葛俊俊) 为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2月1日,上海市总工会会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资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后,劳模工匠将走进校园,思政教师走进企业。
同期,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首批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市政府举行,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首批14所高职院校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单位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办公室”揭牌;“上海劳模学院”揭牌。
“首批校企合作签约既是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涵、也是推进上海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表示,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和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素质、规模、结构与上海新型产业体系要求相适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据悉,今后2年内,签约院校与企业将围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清单,遵照教育教学规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技师+工程师”等“双师型”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充分发挥工作室作用,依托劳模、工匠、技能大师等工作室资源,进一步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围绕职业教学能力升级,双方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教学需求帮助教师深入企业,共同推进“教师与技师”互动学习机制;优化职业教育模式,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培训需求共同开发职业终生培训项目,发展工学交替、等各种学习方式灵活的职业教育;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根据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建立就业基地、培训中心等;以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活动为依托,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
围绕劳模精神走进校园,签约院校与企业还将共同探索构建包含劳模演讲教材编制、劳模课程建设、劳模讲师队伍组建等多个方面的高校劳模精神育人体系,搭建劳模进校园的示范基地。定期举办劳模沙龙、劳模创新论坛等劳模交流与创新活动,开展高校思政名师进园区、进企业,将劳模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双方将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课题研究,在职工技能等级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