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杨浦“创业之星”大赛启动 首次聚焦“在线新经济”
发布时间:2021/08/11 新闻 浏览:248
资料图
8月10日下午,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创业之星”大赛在优化升级创业赛道的基础上,新增创新赛道板块,即联合区域重点在线新经济企业共同举办杨浦在线新经济创新挑战赛,希望通过“创新+创业”两大赛道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进一步助力创新创业企业招才引智,进一步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氛围。
赛事全方位突破、升级
赛区升级——今年的创业赛道依然延续上届大赛的优良做法,分海外组、国内组和区内组开展创业项目评选,但在区外赛区设置和区内赛道设置上,更加精准覆盖创业热点地区。其中,海外组设美国硅谷、加拿大温哥华、英国伦敦、日韩4个赛区,国内组设浙江杭州、江苏苏州、湖北武汉、国内及区外其他地区4个赛区;区内组设6个科技园区分赛场,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和科技发展方向,分为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与现代服务、综合类六大行业赛。3个组别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和扶持重点,按照“区内人才项目适度从紧,引进人才项目适度从宽”原则设置条件,突出项目质量导向,同时兼顾人才项目报名积极性。
激励升级——在增加各方参与积极性方面,持续强化“共同办赛、共同引才”理念,设置大赛伯乐奖,对国内组、海外组推荐项目累计获得奖金超过20万的机构,项目成功落地后授予伯乐奖并给予奖金10%的奖励;推荐项目累计获得奖金超过50万的机构,项目成功落地后授予伯乐奖并给予20万元奖励,鼓励各方积极发现挖掘推荐优质人才项目参评参赛。在增加大赛吸引力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海外组获奖选手,项目落地评估后,参照区海外人才创业扶持计划给予系统配套支持,综合奖励由原来的最高100万元提升至最高200万元,进一步增强赛事综合吸引力。
赋能升级——大赛进一步从办赛向办赛全过程赋能转变。一是打通与市“海聚英才”大赛对接渠道,经过大赛遴选的人才项目,将直接获得市“海聚英才”大赛复赛资格,在市级平台亮相展示。二是增设创赛服务包。本届创业之星大赛将进一步推进“专人对接,快速响应,全程参与”的“一对一”全生命周期服务,大赛“创业之星”奖获得者将直接获得创业接力和中国天使基金会提供的合计200万元融资意向书,并由相关机构开展不低于1000万元的领投意向洽谈。同时,还可享受园区提供的包括办公工位、咨询服务、创业训练营在内的综合服务包,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提供的最高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以更优服务为人才企业在市场拓展、产业链对接上提供更强赋能。三是开设“创业之星”创造营。面向晋级复赛的项目团队,开展为期2天的专场训练营,加强项目专业指导,打磨BP,链接资源,促进技术交流,助力优秀项目在杨浦跑出发展“加速度”。
资料图
首次聚焦“在线新经济”
本次创新挑战赛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聚焦在线新经济领域,以“揭榜挂帅”的方式联合重点在线新经济企业,构建“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成效为衡量标准,以开放姿态评价选拔人才为核心,用充分竞争激发充分创新活力”模式的一次“首发尝试”。
本次大赛是创新人才选拔、评价、培育方式的一次实验。本次大赛以“揭榜挂帅”的方式联合在线新经济企业招募创新人才,打破人才选拔评价“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固有模式和框架,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不对应答者设置基本门槛和条件,通过针对应用场景设置开放式问题,遵循“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的原则,回归到人才能力的本源,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富有好奇心、思维开放、充满智慧、做事坚持、具有领导力的创新之星。
本次大赛是打通创新思维与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的一次实验。本次大赛以“政府搭平台+企业设问题+人才提方案+共同来孵化”的模式来推进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落地转化应用。通过对生活场景应用前沿提出需求,由应答者探索突破原有技术经济组织模式,构建创新解决方案,再由具有较强孵化能力的企业落地孵化,借助企业自身创新动力能力,叠加人才创新思维,探索克服产学研长期存在的各管一段,不协同不匹配不融合,落地转化存在困难的瓶颈问题,以“真研究”解决“真问题”,进一步促进创新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为在线新经济产业未来发展和应用注入新动能。
本次大赛是用科技创新链接人性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次实验。本次大赛赛题包含生活小帮手、教育减负、城市AI治理、无人配送等方面的内容,紧扣当前社会关注焦点,通过感性、普惠、温暖的应用场景设置,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想象。通过推动创新思维转化、项目成果孵化到日常生活实际应用,努力做到提升创新链能级和增强人民福祉的有机统一,让大赛拥有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成效,让技术温暖更多的人。
政企联合储备培育人才
在考察要素上注重体现综合能力。创新挑战赛的参赛对象不限身份、国籍,本科及以上学历(含应届毕业生)相关领域的个人、高等院校、企业单位、初创团队均可报名,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不超过4人),主要寻找与前沿产业密切接触,对生活有独到见解,能突破原有技术经济组织模式,构建全新解决方案的创新人才。“答题者”需从立项思路、筹备分析、项目设计、可行性验证、商业价值等全方位解题,以竞赛考验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以人才实绩和能力来选才用才,确保选出符合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在评选流程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初审筛选阶段,各企业可随时登录后台查看应答情况,并从全球“答题者”的解决方案中选出8个“最佳答案”进入决赛,整个线上评估和筛选过程完全由企业技术专家和项目负责人自主决定;在决赛评选阶段,路演将按照行业技术专家评分占比30%、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及技术专家评分占比50%、相关自媒体评分占比20%的比例得出成绩单,每道赛题第一名获“创新之星奖”,第二名至四名获“潜力新星奖”,在发挥企业自主性的同时也兼顾了科学公正。值得一提的是,每家企业拥有一张直通pass卡,可直接授予一个项目“潜力新星奖”,都是突显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的生动体现。
在奖励扶持上政企联合重点培育。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是获奖个人或团队优秀成员可直接入职相应企业并得到重点培育,符合条件的获奖团队或个人纳入区级相关青年人才计划推荐评选储备,享受相关政策福利,“潜力新星”获奖团队或个人优先入职或进入企业实习,应聘杨浦区内企业可获得优先推荐,这样的扶持培育手段是政企联合储备培育人才的有效尝试。
政府统筹资源、扶持服务,企业挖掘人才、解决问题,人才找到舞台、发挥价值,这样各司其职、互利共赢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是此次政企联动举办创新大赛希望营造的。对承担着统筹协调区域资源、扶持服务企业和人才的政府而言,是探寻事业引才、产业兴才方式方法的“首发实验”,对发展迅速、急需人才的企业而言,是解决瓶颈问题、“精准投放”引才的有效路径,对正在规划职业方向、踌躇满志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是崭露头角、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希望通过此次实验,天下英才近悦远来,百年杨浦“越来越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