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件松江人民建议获评全市优秀——群众“金点子”成为治理“金钥匙”
发布时间:2022/03/05 新闻 浏览:344
“我提出的在上海建立‘老专家智库’建议,不仅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人民建议,还被写进了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在3月1日举行的2022年度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座谈会上,来自新桥镇的市民罗克平无比激动,“市民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肯定,实在是太惊喜了。”
回顾过去的2021年,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共收到人民建议300余件,其中9件被市、区领导批示推动落实,4件被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评为优秀人民建议,越来越多的“金点子”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
退休职工发光发热 多年期盼终于落实
退休十年的罗克平万万没有想到,两年前,他提出的一条建立“老专家智库”的建议被直接采纳写进了《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他期盼多年的事终于得到了落实。
罗克平回忆,退休后的两次援疆经历让他发现,许多退休的专家医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经过多番调研,他认为如果发挥一些低龄老年专家的作用和智慧,可以服务更多群众。
早在2011年,上海市信访办就成立了人民建议征集处,2020年7月,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挂牌成立,进一步畅通了群众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的渠道,这让罗克平非常兴奋。之后不久,《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组广泛征集民意,罗克平便将建立上海“老专家智库”的建议递交了上去,“希望让老专家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继续发光发热”。
罗克平的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短短两天就收到了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直接回复:“留作参考”。
2021年1月30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后,数万字的内容中有这样一段令他无比激动的话,“要推进老有所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挥各类‘老专家智库’作用。”他反复读着这短短的28个字,“我的建议可以对上海和全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被认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市民建议引起关注 政府出面推动实施
2021年,伴随着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揭牌,越来越多的“人民建议”成为政府完善工作的有效途径。
居民张婧璟在日常出行中发现,金山铁路春申站乘车人员较多,但站前广场没有设置人行横道,行人只能在站前广场前马路沿上行走。春申站站前路和申光路路口三个方向高峰期车辆很多,加上公路边沿种植树木影响,行人与车辆相互交错,过马路很不方便。尤其到了晚上,该路段路灯较少,晚上光线昏暗,行人过马路更是没有安全保障。
张婧璟建议,应该在春申站站前路标注人行横道线、加装路灯,同时将春申站站前闲置空地利用起来,设置一些早餐铺和点心铺,方便上下班的群众购买。
新桥镇信访办收到这则建议后,立即向春申站周边居委会了解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与居民面对面沟通,随后与建设部门联系,结合群众需求将该建议纳入新桥镇2022年大中修计划中。
记者从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了解到,过去一年来,共收到人民建议300余件,其中9件被市、区领导批示推动落实,4件被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评为优秀人民建议。
拓宽建议征集渠道 健全社会力量参与
“现在人民建议主要涉及党务政务、社会管理、城乡建设、教育生活、市场监管及卫生健康等领域。”区信访办主任季求清表示,处理好人民建议,既要把人民建议征集转化为推动形成政府决策的新理念、新思路,还要通过流程再造形成从征集到落地的闭环管理,推动建议成果转化,更好地从源头环节解决问题。
下一步,松江区将持续拓宽人民建议征集渠道,运用好随申办App、人民建议征集专网等平台。同时,依托街镇(园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站,发挥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等功能,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设立各相关委办局、村居人民建议征集网点,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区、镇(街道、委办)、村居三级人民建议征集体系。
季求清表示,要扩大人民建议征集群体,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发挥优秀建议人的“头雁”作用,在松江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助力人民向往的“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高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