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路长制”~牢牢守住街面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阀
发布时间:2022/06/20 产经 浏览:287
在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如何让出门采购居民更加安心?如何巩固防疫成果,督促商铺落实防疫措施?6月11日起,七宝镇综合执法队、城运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所、安全生产监察管理所、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和城建中心市场化管理公司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项整治行动。
防控为首,细化措施
开业前,七宝镇所有复工复产商铺都已领取《责任告知书》,明确了扫描场所码、落实场所消杀等各项防疫措施,此次专项行动意在检查落实情况。行动共派出队员126人次,按七大处置网格分7组,每天两个时段(12:00-14:00,18:00-24:00),对全镇2021家沿街商铺进行了全面督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暂时不能堂食,请您帮顾客打包带走,并进行消杀。”6月14日,七宝镇综合执法队队员查文彬来到航东路菜场的沿街商铺进行整治巡查,发现一家私自开放堂食的餐厅。查文彬立即将客人劝离,市场所队员向商户发放了《整理改正通知书》,要求店铺做好全方位消杀,达到疫情防控标准后方可再次营业。在巡访沿街餐饮店时,执法人员发现了少数餐厅仍存在开设堂食的情况,队员劝导督促商家严格执行“只外卖、不堂吃”政策,避免聚集产生感染风险。
作为精准溯源的途径,商铺经营者有责任督促进场人员扫描场所码,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检,不漏一人。为落实场所码扫描,队员会通过上海城管APP查看每家商铺的扫码数量,与实际检查中的收银交易量进行比对,如果两者相比低于80%,说明商铺扫码率不达标。第一次会给经营者发放告知书,次日进行复查,如果扫码率仍不达标,会在店门口张贴黄色提示卡,如果第三日扫码率仍不达标,会张贴红色提示卡,暂时停业整改。对于商户张贴的“场所码”,发现颜色、尺寸不合规、没有覆膜,或是脱落、损坏的会要求商家更换,出现信息错误的及时纠正。同时,队员还会检查商户是否配备了消杀设备,记录每日消杀台账,店铺员工是否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核酸检测等。目前,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要求24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采取线下督查与线上督查相结合的模式,七宝镇与大数据中心合作,采用信息提取的方式助力街面防控。目前已对七宝镇内所有沿街商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信息锁定,后续,可以从后台直接调取商铺工作人员的健康码和核酸码情况,快速了解从业人员情况,常态化街面管理将会提速提效。
1_副本.jpg
安全第一,常规检查同步
因前期受疫情影响,少数商户经营者选择在店内居住,截至6月15日,共排摸出50家“三合一”商铺,即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体。目前已下发整改通知,劝导商铺内人员搬回原住址,降低安全隐患。同时由安监所牵头制定整治计划,开展专项整治。综合执法队检查了商户经营环境,存在跨门经营、占道堆物、违规处置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行为的商户,要求尽快整改,对屡教不改或拒不整改的情况,将进行立案查处。6月12日,镇巡查员姚勰鑫在巡查街面中发现,有一家房产中介企业开门营业,但却无法提供与之匹配的营业执照。姚勰鑫通过工作微信群立即汇报给第五片区路长潘晟昊,同时给商铺下发通知书。接着,姚勰鑫联系相关部门对店铺进行查处。像这样的违规营业店铺,截至6月15日,全镇共检查出73家,包括39家无证无照,34家异地经营。下一阶段,市监所将牵头进行联合整治。
2_副本.jpg
路长制,细化责任
为了进一步细化责任,本次专项行动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路长”。“路长制”具体做法为:将七宝镇按照地理位置划分7个处置网格,每个片区配备一名执法队队员作为路长,他作为“桥梁”,一边对接片区内所有的商铺人员,另一边对接安监所、市场所、公安等部门。每名路长都和检查人员、该区商户业主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加强日常沟通。路长会在微信群中对商户提出的相关问题答疑解惑,明确各项防疫措施细则,提醒商户按时进行核酸检测等。
在路长负责的片区内,每条路都有相应的队员包干,三支队伍昼夜不断进行巡查——城运中心派出的14名镇级督查员;城运中心巡查员和市场化队伍叠加24小时巡查;安监所、市监所等职能部门进行专业督查——严查异地经营、无证经营、“三合一”等商户。6月16日起,由纪委、人大代表、市民巡访团组成的督查队伍,已开始对全镇街面、商圈进行疫情防控督查,主要针对餐饮,美容美发、菜市场、超市、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