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凹凸“密码”触摸祖国心跳 2019上海非视觉摄影巡展首展今开幕
发布时间:2019/09/18 新闻 浏览:431
今天上午,“凹凸大视界回望七十载光辉历程壮丽新时代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庆祝新中国七十周年”2019上海非视觉摄影巡展首展在上海报业集团大堂揭幕。这次展览旨在以70幅非视觉摄影作品和艺术作品,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上海解放70周年以来的辉煌成就。
本次展览是国内第一次开展非视觉摄影作品巡展,也是首次大规模通过非视觉摄影艺术集中展示祖国发展成就。这场具有创新性的特殊“视觉”盛宴,既是在祖国母亲70华诞来临之际,为全市盲人精心准备的一道艺术大餐,也是面向全人群的一次跨领域大型残健融合活动,让健视者换一种视角,感受、融入、共享特殊人群的活力与自信。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打破视觉的“优越感”,让生命无障碍,是非视觉摄影的诞生背景和重要意义。十年前,非视觉摄影首次被引入中国,广大视力残疾人第一次开始接触到摄影这一似乎与他们天生无缘的艺术行为。
所谓非视觉摄影,是指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教会视力障碍人员运用普通相机,声音定向定位,取景拍摄。视力残疾人的摄影手段与健视者有很大区别,然而,经过专业培训后,他们的摄影作品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视力残疾人能打破常规地开展摄影活动,在大自然中拍摄世间万物,在家庭中为自己和家人拍照留影,这对残疾人获得自尊、自信,以及向全社会传递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以及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近几年来,在上海等一些城市还出现了凸点扫描打印的触摸图技术手段,使图像从二维走向三维。视力残疾人可以像学习盲文一样,通过触摸画面上不同的大小点位,在指尖学习图像的点线面,以此来建立形状认知,在大脑中逐步构建出事物的形象。配合辅助的画面讲解,进一步了解摄影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借此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加深了解,也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活动开展以来,许多视力残疾人参与者和健视者观众感受颇深。他们纷纷表示,在过去很多年里,视觉功能的差异,使这两类人群泾渭分明,就如同两条难以相交的平行线。如今,非视觉摄影和凸点扫描打印的触摸图技术手段的出现划时代地改变了这一局面:视力残疾人得以跨越障碍,走得更远,“看”得更多;健视者也得以感受、融入、共享特殊人群的活力与自信。这两条平行线,终于有了交集,这样的世界,方才完整。
此次巡展中,观众们也将看到静安区视力残疾人精心创作的20幅非视觉摄影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盲人埋头于钢琴琴弦中精心调律的工作场景,也能于盲人在导盲犬带领下独自乘坐地铁出行的温馨画面中感受到上海的城市温度,还能看到各类残疾人在静安区“阳光家园”和“希望之家”中追寻阳光与希望的自强精神。
而今天下午,2019年“祖国颂”上海市聋人美术摄影作品展也在静安区图书馆开幕。在为期两个月的征集中,共收到参赛作品900余幅。经过专家精心甄选,100幅构思巧妙、雅俗共赏的作品参加此次展览,其中22幅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