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3万人次!更多人“足不出沪”,上海公园游客量比去年长假多两成
发布时间:2020/10/09 旅游 浏览:233
今年中秋国庆8天长假,气候总体舒适宜人,不少人选择“足不出沪”,秋色正盛的上海各大公园绿地成为欢度假期的重要选择。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10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国庆8天长假,上海各座城市公园共接待游客628.3万人次,游客量比2019年国庆7天假期的520.9万人次增加了20.6%,日均游客量同比增加了5.5%。
另据统计,上海郊野公园8天累计接待市民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加128%。
多座公园在长假期间迎来大客流,8天内,上海共青森林公园迎客21万人次,浦江郊野公园迎客15.1万人次,上海植物园迎客13.3万人次,上海辰山植物园迎客12万人次,长兴岛郊野公园迎客10.3万人次,上海古猗园迎客5.5万人次,青西郊野公园迎客47105人次。其中,青西郊野公园接待游客量为该园近4年国庆假期的最高值。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
10月8日,长假迎来最后的游客高峰。记者从沪上多座公园了解到,虽然游客量相比前几日略有减少,但“热闹”依旧。
10月8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浦江郊野公园12138人次,上海植物园14142人次,上海辰山植物园5379人次(截至当天15时),长兴岛郊野公园7195人次,上海古猗园0.89万人次(截至当天15时),青西郊野公园2591人次。
市民游客爱逛公园,与各类主题游园活动精彩纷呈有关。
长假期间,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兰展,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的森林啤酒节、狂欢节,上海植物园的2020年秋季花展,上海古猗园“畅游猗园,乐享金秋”秋季夜游活动,上海动物园第七届蝴蝶展,桂林公园的“唐韵中秋”活动等,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长兴岛郊野公园
迎接大客流的同时,各座公园均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尤其是“两码一测”(随申码、预约码和现场测温),成为游客入园前必经的防疫程序。即使是公园免票人群,入园前也必须事先预约。
所有公园均在主要入口及主要景点增派人手,引导游客增强防护意识,佩戴口罩,间隔一米排队,不聚集,不拥堵。
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受游客喜爱的展览温室采取单向游览线路,温室顶部的排气扇、气窗长期打开,工作人员每天不间断对温室内部进行防疫消毒。类似举措也严格落实到园内小火车、用餐区等处。
上海古猗园今年假期中民俗互动活动较多,防疫措施更为严格。该园灯谜谜面全面电子化,游客扫码后在线抢答;两个灯谜间距保持在1米以上,并悬挂在灯笼醒目位置,以防游客在个别灯笼下聚集。
该园中秋节草坪上举行的拜月仪式则用围栏隔开演员与观众,保持足够安全又不影响观赏的距离。手艺人集中“练摊”的现场,观众只能从摊位前方经过,有志愿者随时提醒观众彼此保持安全的活动距离。
上海古猗园
在青西郊野公园,5个停车场同步开放,引导游客分散入园;避免大批游客在观光车上聚集,公园随时监控园内自行车分布情况,及时调度冗余车辆至游客高密度场所,使游客快速通过各类交通工具分流。
该园最热门的生态保育区严格采取2000人“封顶”的限流措施,一旦瞬时客流达到限值,便暂停游客进入,通过电子大屏、广播、保安引导等方式将游客疏散至其他景点,如莲湖村、大莲湖步道、紫藤长廊等。
在严格防疫的同时,多座公园还积极倡导垃圾分类、勤俭节约。
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对于在主舞台和啤酒节场地内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及光盘行动的市民游客,园方赠送了啤酒节限定款啤酒;将可回收啤酒空瓶送至指定地点的游客,获得了纸巾、绿植等礼品奖励。
另据统计,长假期间,上海共处置生活垃圾约18.7万吨,其中,日均处置干垃圾1.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5.4%;日均处置湿垃圾9406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3.9%。
干湿垃圾的一减一增,说明市民分类意识逐步提升,分类实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