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超120个“免申即享”事项 残疾人交通补贴等政策红利直达直享
发布时间:2022/10/12 新闻 浏览:316
10月12日报道:外卖小哥只要参与学习、公益活动,就能领取相应积分兑换优惠券,来到园区里的超市和食堂,只要扫一扫“随申码”便可实现抵扣和无感支付,优惠内容实惠又方便。这是普陀区为外卖小哥这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探索的一套生活服务便利举措,也是一网通办“免申即享”应用一次拓展。
“免申即享”是上海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群众和企业而言,“免申即享”最直观的体验在于减少材料和跑动,企业和群众全程无需主动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提交申请材料,直接享受或确认意愿后即可享受政策和服务。
记者从今天举行的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改革新闻通气会获悉,今年市、区两级推进的“免申即享”事项超过120个,其中,市级“免申即享”事项有32个。部分事项已完成并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直接兑现相关政策或服务,实现政策红利的直达直享。
残疾人交通补贴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项推进事项。据统计,目前申请交通补贴的残疾人总数达到了27万人,而每年新增的办件量达2万多人次,其业务量在社区事务中排在前50名。
“残疾人交通补贴申请已经实现了三端同时受理,全程智能办理辅助服务。”市残联教就处处长陈栋渊介绍,目前正在抓紧开展联调联试,计划在11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届时,只要符合条件基本都会申请,申请率接近100%。陈栋渊还透露,正在进行“一卡通”默认拨付的改革,即,把新办理的残疾人民生待遇默认拨付到残疾人社保卡关联的“一卡通”银行账户的服务事项。
此外,被称为“第二医保”的职工互助保障金“免申即享”也取得了进展。原本保障金给付需历经申请、审核、结算、转账等多个环节,现在仅需数据交互,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原本诸多住院相关的纸质材料,现在均无需提供;事项办理实现全程“不见面”,职工跑动大大减少。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至2022年9月底,已累计向163.69万人次在职职工自动给付9.37亿元保障金,向1193.37万人次退休职工自动给付43.92亿元保障金。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办理事项性质的不同,“免申即享”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直接兑现,免于申请”。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要求必须通过依申请方式办理,且不对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和群众直接兑现有关政策,提供有关服务。二是“一键确认,免于填报”。对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必须有申请环节的,自动生成申请表和申请材料,依托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精准推送至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企业和群众确认申领意愿后,即可享受有关政策和服务,免去申请环节的表格填报和材料提交。三是“扫码识别,个性服务”。依托“随申码”识别用户身份,推进老年人、残疾人、烈属、学生等群体在相关场景的优待“免申即享”。
“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让受困于信息不畅通的‘沉默的少数’也能及时了解与自己相关的政策,从而享受利民服务。”政务服务处二级调研员杨立娟会上介绍,“免申即享”实现了惠企利民政策智能匹配、快速兑现,同时,在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的过程中,“免申即享”也将更好发挥助企纾困等政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