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brand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品牌 > 当国棉十七厂成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各种时尚品牌陈列

新闻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被誉为2021年底上海最受关注的商业项目之一,邻近上海马戏城的“上海久光中心”即将于11月27日隆重揭幕,...

品牌

Ocean鸥欣玻璃:传承卓越,创新时尚,成就美好生活 Ocean鸥欣玻璃:传承卓越,创新时尚,成就美好生活

Ocean鸥欣玻璃,创立于1979年,始终秉持着对卓越品质与现代餐饮体验的追求。作为世界玻璃器皿制造行业的...

商业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据多家媒体报道,嘉定南翔老街上有一家叫长兴馆的老字号餐饮店,主要经营南翔小笼包。受疫情影响...

当国棉十七厂成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各种时尚品牌陈列

发布时间:2019/08/17 品牌 浏览:457

 
451
昔日的国棉十七厂早已全厂搬迁到江苏大丰,原址现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著名的锯齿形厂房下,如今各种时尚品牌陈列,店铺播放时代流行乐声,入夜霓虹闪烁。
但黄宝妹又怎么会忘记呢,她在这里度过的近乎半个世纪。13周岁第一次坐小舢板从这里上岸,这是她第一次遇到国棉十七厂的时刻。
1958年夏,杨树浦路2866号,上海市国棉十七厂四车间内,一片闷热。
一排一排机器前,纺织工人们似乎早已习惯这湿热,对吵闹的机器转动声也安之若素。她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回走动,照顾纱锭,只是偶然看一眼车间最边上——在车间内最边二排车弄堂里,灯光大亮,底下满满坐着一圈来自天马电影厂摄制组的工作人员,站在工作人员中间的,正是名导谢晋。他和同事们在进行影片《黄宝妹》的拍摄。
黄宝妹是谁,是真人还是影片中人物的名字?为什么会有一部以她的名字为主角的电影?为什么著名导演谢晋会来拍?为什么摄制组要到纺织厂来拍?
站在摄像机镜头前,时年27岁的纺织女工黄宝妹用灵活接头的双手给出了答案。全厂细纱车间的挡车女工中,黄宝妹纺23支纱,皮辊花(白花,是指粗纱进行细纺时,由于纱线断头而卷绕在皮辊或绒辊上的棉纤维)只有0.307%磅,达到全国先进水平。1953年,全国总工会第一次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当年22岁的黄宝妹,从全上海30多万名纺纱工人里脱颖而出,被逐级上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劳模。
为了用镜头留住全国劳模的真人真事,谢晋导演和摄制组来到了国棉十七厂。平时一人可以照看1000个纱锭也不喊累的黄宝妹,第一次面对镜头,紧张到腿脚都软。灯光下,一个镜头拍八九遍,人浑身不自在,走路也不会了,心里担心着浪费线头、浪费胶卷,一旦到了拍摄间隙,忙着和周围的人打招呼,唯恐别人觉得她当了主演会自大。直到谢晋导演安慰她:“不要管别人,专心拍摄。你能演好。”
如今,曾经响彻车间的机器轰鸣声消失了,车间里纷飞的棉絮也消失了。在车间里忙碌走动的导演不在了。只有这部影片定格住当年纺织工人们的芳华岁月和工作场景。还有88岁的黄宝妹,她还在,她至今还会时不时回到这里——只是昔日的国棉十七厂早已全厂搬迁到江苏大丰,原址现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著名的锯齿形厂房下,如今各种时尚品牌陈列,店铺播放时代流行乐声,入夜霓虹闪烁。在一些夏日的夜晚,提着购物袋的观光者和周边的居民扶老携幼到时尚中心临江的平台上吹风乘凉。厂房的前身,此刻对游客来说,不过是一点平添情调的传说。
但黄宝妹又怎么会忘记呢,她在这里度过了近乎半个世纪。在那一年春节过后的一个凌晨,在鸡鸣头遍后,她即起床出门,从浦东家里走到庆宁寺轮渡码头,坐着人力划的小舢板横渡黄浦江,到浦西杨浦区定海桥。几乎在摸黑中,她上岸进厂。她刚满13周岁,这是她第一次遇到国棉十七厂的时刻。
裕丰纱厂里的童工
  国棉十七厂的前身,其实另有一个名字。
地方志资料显示,这里是日本大阪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建立的上海工场。1914年,日商选择杨树浦路2866号为建厂基地,由日本人平野勇造设计,1922年动工建厂,至1935年全部竣工。这里南依黄浦江,西临上海最早的发电厂,工厂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南部的四个分厂分别建于1922年至1934年,都是锯齿形平屋,其中除第一厂建厂较早,为砖木结构外,其余三个厂均采用钢架钢柱。北部工厂又称北厂,建于1935年,是一座两层封闭式的厂房。底层纺纱车间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层织布车间是钢柱钢桁架式结构。车间内的管道设在天花板内和地下,屋顶的结构较特殊,屋面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面开许多采光的小天窗,天窗装磨砂玻璃。车间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由人工控制,是1949年前中国少数几个空调车间之一。1936年,改称裕丰纺织株式会社。
1936年,隔着黄浦江对岸,浦东的高庙镇上,黄宝妹刚满5岁。母亲是山东人,被拐骗至上海嫁给一个病人,15岁守寡。再婚时,嫁给一个卖豆腐的穷汉,就是黄宝妹的父亲。母亲前前后后生了9个孩子,因为家贫,最后只存活了3个。黄宝妹成了老大。才刚懂事,她就跟着母亲干农活、做家务,后来开始跟着母亲贩盐补贴家用,每天下午到海滩担十多公斤盐回家,第二天一早再跑上十七八里路到高庙赶早集去卖。卖掉盐换了钱,买了一点点米,回家都给小弟弟吃,家人吃野菜和玉米粥。或者挑一捆甜芦粟坐船去杨树浦卖掉,回家只能吃盐水拌饭。
但即便这样,家人也活得胆战心惊,唯恐家里有人被拉走当壮丁,或者家里的女孩在乱世里被欺辱。1944年春节,黄宝妹和小伙伴听闻江对面工厂招工,就报考进入裕丰,被分到细纱车间。白班从早晨6点到晚上6点,夜班从晚上6点到次日早晨6点。
新来的童工,处于食物链的底层。拿摩温(工头)手持铜管站在工人背后来回巡视,见人讲话、做得不好、接头连不上,直接上手就是一阵殴打。有一次黄宝妹被敲得太疼了,双脚直跳,却一声也不敢出。拿摩温把老锈的机器派给黄宝妹用,但黄宝妹咬着牙去做。心里不断想着,为了从此能有工资交给妈妈,为了从此弟弟妹妹能吃上饱饭。
新中国第一代劳模
黄宝妹熬了下来。细纱车间棉絮飞扬,她做完自己的活后还主动帮着打扫。师傅们见她聪明机灵,便把窍门相授。别人挡270锭车,她能挡400锭车。皮辊花也比别人少。1945年抗战胜利,裕丰由国民政府接收,改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七纺织厂。黄宝妹高高兴兴地把父母从浦东接到浦西,在定海街道里一处贫民区,自建简陋的房屋,安顿了下来。
但庆祝太平的日子没过多久,时局再次动荡,工人们依旧过着苦日子。黄宝妹上下班时还遇到流氓尾随。为了保护女儿,母亲看准了住在一条弄堂里的小伙子。虽是一样一穷二白,但小伙子品貌端正。1948年,才17岁的黄宝妹结婚。在互相扶持中,一家人迎来1949年上海解放。1950年7月1日,这里更名为国营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同年,19岁的黄宝妹生下一个孩子。她心里很高兴,因为这是一个在新社会诞生的男孩。她想着,要对新时代报恩。她把一身劲头都扑在了工作上。
在电影《黄宝妹》中,所有的工人都是真实的“十七棉”女工,唯有在片中扮演“编剧”一角的张庆芬是职业演员,她后来记录下这么一个细节:
有一次,正在拍摄黄宝妹帮助小组女工们消灭纺纱白点的一场戏。根据剧本的要求,在场的女工们都要表现十分着急的神情。导演也要求黄宝妹做出非常着急的表情来。黄宝妹对导演说,这不妥当,因为在生产中遇到这种情景时,尽管内心很着急,但绝不能露在脸上;相反是要控制自己,并且要尽量安慰、鼓励对方。
技术能手黄宝妹,巡回在纱锭前,已有大将的沉着。但她还是会有激动到落泪的时刻。因为评上劳模,她频频有机会参与北京和上海的大会,她最难忘的是毛主席在上海接见她时的情形。毛主席说,纺织工人很光荣,让全国人民有衣穿,责任很重大。为了兑现这句承诺,黄宝妹没有离开一线。26岁那年,组织任命黄宝妹当干部。没几天,她又找到上级部门要求回车间,从此她一直做到1986年55岁退休前夕。
老一代“十七棉”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始创了以“龙头”为商标的“龙头细布”,驰名中外。在抗美援朝时,全厂为志愿军捐献35.2万元,折合战斗机2.35架,为上海国有企业捐献之最。国棉十七厂是黄宝妹,也是那一代纺织工人心中引以为豪的家。但在这个家里42年,她几乎从未想过,有一天工厂会搬走,市民会把厂房当作景点欣赏。
现在,黄宝妹的重孙女都要上高中了。一家四代人有时还会来国际时尚中心。站在一群逛街的人中,黄宝妹对这里的感情最深。但她并不恋旧。退休后她为启东、新疆等地开办纺织厂出谋划策,她开过公司,做过宣讲员,至今还在社区忙着学习垃圾分类,时时活跃在媒体上。面对黄浦江吹来的风,她依旧像那个才过12岁就敢过江来应聘的小女孩一样,相信新事物,相信明天。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