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创造一流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18/08/06 产经 浏览:954
营商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和竞争力。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明确,以打造投资环境最便利、政府服务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环境最完善为核心,集中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要创造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请听报道:
根据商务部的调查,即将举行的中国进口博览会上,消费者对进口鲜奶的需求排名首位。长期以来,受制于通关检疫等环节的繁琐手续,从国外进口的低温鲜奶,到国内消费者的餐桌上,几乎要临近保质期,这大大限制了国外鲜奶的进口。去年年底,长宁区政府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协议,将新联纺、兰维乐、纽仕兰、广派和新百伦等5家作为首批试点,按照“一企一事一授权 ”原则,率先实行“验放分离”。纽仕兰公司董事长盛文灏说,现在从新西兰牧场挤出牛奶到上海家庭的餐桌上,只有短短三天,保证了鲜奶的新鲜和营养:
[原来所有的检验检疫是从海关开始的,现在把它前置到新西兰了,是通过中检和新西兰的AQ国有实验室双重认证,原来的控制是到达后海关后当天的检查,现在是全链乳的检查,从订单开始,到奶源到生产到运输到新西兰的检验检疫,空运的过程,到海关,全链乳的检测,温度数据都是明明白白可以追溯的]
以前纽仕兰低温鲜奶每周销量只有3千瓶,改革后,销量猛增到每周3万瓶。长宁区商务委主任杨东升说,贸易便利化的措施不仅为企业创收,也吸引了外商的投资:
[由于我们贸易便利化监管政策的实施,试点企业在跟海外扩大合作交流的时候,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合作。像新联纺跟美国兰多湖在洽谈2018年合作时候,跟美国客户宣传了我们长宁贸易便利化精准监管政策,客户认为这个理念实现了与新加坡、迪拜等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相比肩,主动要求扩大合作,在进口奶粉方面多签了1000吨奶粉,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翻多]
此外,上海也在深入探索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处长肖林说,浦东新区在首批116+47项改革试点之外,还自我加压,选取了36项企业关注度较高、审批频次较高的事项,加大了自主改革的力度。比如,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审批改为备案,企业从改革前跑北京审批改为网上申报,办理时间从3-6个月减少到3-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使得国内消费者也能与全球同步购买到国外最新的化妆品。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1680件非特化妆品完成备案。肖林说,
[下一步我们将把这项改革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进一步延伸,希望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也能享受政策红利]
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率先在企业开办、项目开工、不动产登记、贸易通关等四个方面跑出了“自贸区速度”,浦东新区副区长、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陆方舟说:
[我们既要在世行所明确的是10个指标中跑出自贸区速度,同时也要自我加压,结合自贸试验区的实际,有些个性指标也需要列进来,比如创新创业指标,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维度,包括环境是否友好,员工的培训等等,都作为我们需要考量的营商环境的具体的指标值里面,使得我们的营商环境得到更加持续的发展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