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三十年成就中国集成电路重镇,六大千亿级“硬核”产业剑指未来

新闻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被誉为2021年底上海最受关注的商业项目之一,邻近上海马戏城的“上海久光中心”即将于11月27日隆重揭幕,...

品牌

Ocean鸥欣玻璃:传承卓越,创新时尚,成就美好生活 Ocean鸥欣玻璃:传承卓越,创新时尚,成就美好生活

Ocean鸥欣玻璃,创立于1979年,始终秉持着对卓越品质与现代餐饮体验的追求。作为世界玻璃器皿制造行业的...

商业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据多家媒体报道,嘉定南翔老街上有一家叫长兴馆的老字号餐饮店,主要经营南翔小笼包。受疫情影响...

三十年成就中国集成电路重镇,六大千亿级“硬核”产业剑指未来

发布时间:2020/11/10 产经 浏览:311

今年7月初,阿里云创新中心—宝马初创车库联合创新基地宣布落户浦东金桥,推动国内“未来车”产业发展。此时,距离金桥5G产业生态园开园、华为全球首个“5G创新中心”落户浦东,过去不到4个月。

几天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中心城区首个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在金桥启动建设。同一时间,浦东张江发布“机器人谷”规划,依托张江人工智能岛,明年底前,浦东人工智能企业就将突破700家,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这是浦东六个“千亿级”规模“硬核”产业集群的1/6。2025年,浦东将培育形成包括“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和“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建成包括10个大科学设施、1家国家实验室在内的重磅产业培育载体。

六大“硬核”强势出击,三十而立的浦东,正踏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实步伐。

 


【一】

启航:瞄准方向   

2019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占上海71.5%、全国16.1%,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2019年,该产业在浦东的规模也达到770亿元,占上海46%。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都诞生在浦东。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是中央交给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也是浦东率先形成领先集聚效应的核心产业。

1996年3月,浦东开发开放尚在“学前”阶段,我国对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的项目正式批复立项。上海华虹微电子作为我国电子工业有史以来最大投资工程“909工程”的主体单位,与当时世界领先的日本NEC公司合作,1999年建成了我国首条代表世界主流技术的现代化半导体生产线,并投入试生产。

那一年,浦东国际机场一期竣工通航。世纪交替之际的浦东,从产业结构到空间形态,都打开了面向世界的一扇崭新大门。

 

很快,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公司、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等纷纷在浦东开工建设。铺开中国集成电路的产业地图,众多龙头企业都集中在浦东张江:中芯国际、华虹宏力、芯原微电子、展讯、锐迪科……2004年,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落户浦东,奠定了浦东领先、突出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度——发展“中国芯”的底气和基石,也正来自于此。

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有着相似的脉络。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回忆,2004年,罗氏制药位于张江的研发中心刚落成时,他曾站上办公楼屋顶,“放眼望去,周围还有不少农田和草地。”

 

1994年,罗氏制药进驻浦东张江

而就从这时起,生物医药企业在张江安营扎寨的脚步越来越快。其中一项标志性合作,来自2007年,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与美国礼来公司首次在国内试行知识产权共享研发,双方签约共同研发抗癌及炎症性疾病新药,国际制药巨头首次将其全新的药物研发交由一家中国公司。

从芯片到药片,在浦东,“片片”都有精彩,每一“片”都有未来。

中环线华夏中路金科路的匝道,是每天进入张江的必经之地。每一辆车驶过这里,都能看到两行醒目的标语: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和上海科技大学就分布在中环线南北两侧。2015年11月2日,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飞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总装下线。中国人酝酿数十载、属于自己的“蓝天梦”,就此开启。

从外高桥到张江,从金桥到陆家嘴,再到今日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浦东12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酝酿30年的产业蓝图,此刻已蓄势待发。

 

【二】

破局:唯有自主创新  

发展任何一项产业都无法一蹴而就。更何况,浦东面对的是六大“硬核”产业。

首当其冲的是集成电路产业。聚焦张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临港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浦东正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到2025年,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销售规模将剑指4000亿元。这一宏伟蓝图,如何踏出新的一步?

卧薪尝胆、错位竞争,是浦东第一代产业开发者摸索出的路径。

1997年,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成立。面对国家上百亿规模的资金投入,企业顶着压力同日本技术团队合作,从建设超净厂房的面积不足,到全球半导体市场当时面临的整体低迷,挑战纷至沓来。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瑛将企业扭转局面的路径归结为,“在现有的产业技术范式内快速追赶,引进、消化、再创新,最后达到集成创新。”

2013年,都位于浦东的中国第二大和第三大的晶圆代工厂——华虹NEC和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华虹宏力,迅速跃升至世界第一大智能卡IC代工厂,月产能接近15万片,截至2019年累计出货超过410万片晶圆。

除了为企业提供敢闯敢试的热土,“土地”本身的养分也很重要。

今年9月,施乐辉医用产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与伟创力(上海)金属件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达成委托生产合作,后者将为前者生产一款“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1996年在保税区成立的伟创力上海公司,相继为惠普代工生产打印机、为柯达生产成像设备、为思科生产过路由器。然而,这家为全球企业提供制造服务的“高级代工商”,多年来从未停止谋求转型的步伐。与此同时,在骨科、运动医学、耳鼻喉医疗器械生产领域始终处于世界领先的施乐辉,则正面临在中国开展本地化生产的迫切需要。

 

来自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一项制度创新——“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为两家企业同时解决了需求。新的制度允许医疗器械产品拥有者寻找合格的制造商委托生产,以此实现生产布局的最优化。一头串联国际产品和技术,另一头链接广阔的国内市场,施乐辉与伟创力在上海自贸区的这一合作,为后来者开辟了启示意义。

而今,在自贸试验区一系列制度创新的推动下,一批批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者集聚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在2018年就已达到672亿元,其中制造业规上企业工业产值达到548亿元,成为浦东制造业的重要增长点。“希望上海再多涌现一点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者,因为你们要追赶的目标,是走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尖端的美国波士顿和旧金山湾区。”2015年,施万来沪参加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时的寄语,五年后正成为现实。

【三】

倍增:站高望远,面向未来

去年9月,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ABB位于浦东康桥的机器人新工厂和研发基地破土动工,预计2021年投入运营。这一总投资额达1.5亿美元的新工厂,被ABB称为“未来工厂”,也是ABB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超级工厂。

“这里将集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人机协作及数字化等最新技术,‘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将在这里成为现实,希望能在上海诞生一座‘灯塔工厂’。”ABB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李刚说。

就在ABB上海新工厂动工一个月后,2019年10月16日,浦东发布《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聚焦六大硬核产业,推出15条政策举措,向世界宣告了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愿景。今年,浦东再次提出产业能级“五大倍增行动方案”,到2025年,新区工业增加值将从2732亿元增长到4600亿元,总产值达到1.84万亿元,实现从“产值规模增长”向“效益增长”的转变。

 

2019年,以浦东张江为核心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年总产值已超1700亿元,占全国1/5。“中国芯”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到2025年,浦东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销售规模实现4000亿元,集成电路企业科创板上市数量实现倍增。

全球生物医药规模10强企业中,目前已有7家落户浦东;我国每批准三个创新药,就有一个诞生在这里。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集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发布,浦东“创新药”产业群将建设全球卓越的研发高地和制造基地,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力争突破2000亿元,“创新药”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贡献将提高至30%以上。

承载“蓝天梦”,浦东将建设大飞机国家战略核心承载区,C919实现稳定量产、CR929进入试飞验证和取证新阶段,国产商用发动机将实现列装。到2025年,航空产业规模将力争达1000亿元。

 

今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投产,目前周产已达4000辆,居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第一。浦东“未来车”产业群将以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量产为契机,到2025年,新区汽车工业总产值达4500亿元,产业规模实现倍增,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将达30%。

浦东船舶和海工等产业基础雄厚,在重工业制造和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智能造”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到2025年,浦东成套设备产值将达2200亿元,在产业规模、机器人制造等方面实现倍增。

眼下,浦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中,百亿级企业已达6家,还有十亿级企业45家、亿级企业231家。“数据港”将建设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全球数据服务中心,到2025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规模达55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

面向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此刻的浦东,已做好准备。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