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分析仪器如何实现“智能+互联” 专家齐聚掀起“头脑风暴”
发布时间:2021/12/30 产经 浏览:244
国产分析仪器如何实现“智能+互联”?第三届分析仪器“智能+互联”加速赋能科学仪器沙龙日前在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举行。来自各分析仪器企业、院所仪器领域的专家从政、产、学、研、用多个角度出发,围绕“智能+互联”加速赋能科学仪器发展中标准化对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研讨,交流了国家标准《分析仪器物联规范》延伸团标立项、光谱互联技术平台架构、生态环境检测系统智能实验室建设等内容。
整场沙龙干货满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科长郑建孟从政策层面对标准化、规范化的解读与标准制定的注意事项作了介绍,助力企业在科学仪器领域的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少走弯路,提升企业质量意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马兰凤表示,上海市提出上海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两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分析仪器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数字节点,是打通“两网融合”的关键。上海质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王世立从标准制定的初衷、编写的原则和理念、核心技术内容等方面对GB/T38113-2019《分析仪器物联规范》进行解读。在仪器智能化发展及物联战略研讨环节中,各专家就如何提升国产仪器的智能化程度、打破互联互通的技术壁垒、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积极发言讨论,对我国分析仪器的智能互联发展提出了想法和建议。
本次活动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智能互联+云数据服务学术组和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