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华师大学子调研全国海绵建设助力“双碳”目标

新闻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被誉为2021年底上海最受关注的商业项目之一,邻近上海马戏城的“上海久光中心”即将于11月27日隆重揭幕,...

品牌

Ocean鸥欣玻璃:传承卓越,创新时尚,成就美好生活 Ocean鸥欣玻璃:传承卓越,创新时尚,成就美好生活

Ocean鸥欣玻璃,创立于1979年,始终秉持着对卓越品质与现代餐饮体验的追求。作为世界玻璃器皿制造行业的...

商业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据多家媒体报道,嘉定南翔老街上有一家叫长兴馆的老字号餐饮店,主要经营南翔小笼包。受疫情影响...

华师大学子调研全国海绵建设助力“双碳”目标

发布时间:2022/10/27 产经 浏览:127

随着“双碳”目标的建立,海绵城市被赋予了低碳减排的全新身份。上海作为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在实践中摸索出哪些建设经验?各地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如何?海绵城市理念能否在新发展中的乡村落地开花?海绵城市又如何与低碳挂钩?针对这些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的一群学生利用专业所学摸索出了一套实践调研方案。今年暑假,他们立足“一江一河”和人民城市建设,从上海示范点出发,调研海绵城市示范地区,建立海绵设施碳效益公式,将建设经验和科学知识带回家乡,用两个月时间调研了全国“七省九市”,深入城市建设一线,助力水文化传播。

实践伊始,小组成员对海绵城市这个概念的认识仅停留在课本上,了解并不全面。于是,成员们通过学习强国、中国大学慕课MOOC等平台,以“同上一堂课”的形式,对海绵城市理念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为后续的实践调研打下专业的科学基础。暑假期间,成员们立足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上海,走访临港星空之境海绵公园、南汇新城城市公园、春花秋色公园,共计踏查行程152千米,覆盖面积达2.69平方千米,涉及3个大型公园10大类主要设施。为了获得海绵设施的一手资料,成员们通过天地图国家测绘平台现场测绘,并绘制了设施覆盖图。

基于调研得到的资料,小组成员们总结归纳出具有临港特色的五大海绵设施。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技术五大方面搭建碳效益核算体系,再将其拆解为22项子效益,建立起海绵设施碳减排效益和货币化效益双向评估的核算体系。此外,临港海绵城市示范点的经验不单单在设施建设上,小组成员深入了解学习了建设背后的顶层规划政策优势,同时也通过社区采访和问卷调查倾听居民的声音。至此,海绵设施碳效益核算体系初具雏形,海绵城市建设的四大“上海经验”也有了轮廓。

那么,家乡的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如何呢?这些“上海经验”能否带回家乡呢?小组成员们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方式融合调研,搭建起“九地联动,汇集中心”的实践脉络,即重点调研上海、南通、舟山、温州、郑州、成都、夹江、石柱、吉林七省九地。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近年来新农村的发展,项目以“城乡共调研”的模式展开,划分出“听得百姓声”“城乡共调研”“谏言绘未来”等板块开展针对性调研。城市组的成员走访社区、公园,调查城市雨洪管理现状;乡村组的成员以“河”为实践线,探索乡村生态河道建设的过去与未来。

“每次大家在线上会议中讨论起各自家乡的建设情况与特色,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不同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夏乙嘉同学这样说道。

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当地“水文化”及海绵城市相关宣传较少,居民认同感不高。从问卷中得到的数据,超过半数的居民不了解或较少了解海绵城市建设,“水文化”传播的社会氛围亟需打造。

此外,海绵设施技术难关多,尤其是老旧城区管网混搭混建。这些城市“毛细血管”的疏通工程应该先行建设,为后续的海绵城市改造打下基础。成员们认为,针对老旧城区应以疏通为先,摸清管网所在位置,排查内涝隐患,保证原有灰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的充分利用;而对于新建设的城区,应当完善规划体系,以新理念引领建设,将排水标准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融入规划中。

在对各自家乡实地情况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来自浙江温州、浙江舟山和四川乐山的几位小组成员还亲自走访了各自地区的政府部门来深入了解家乡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各地政府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着不同的困难。陈明煊同学表示,“温州市的工业厂房由于绿化率较低、环保措施较少,‘海绵化’改造只能从雨水收集系统和透水铺装等几个有限的方面开展,而透水铺装的材料供应不足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组成员意识到,各地各部门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地制宜,坚持问题导向。在参考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

小组成员们还深入基层社区,采访了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并通过张贴海报、社区宣讲等方式宣传了“美丽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爱护水资源”“生态河道治理”等政策和理念。小组成员们回收有效问卷1037份,获得有力的数据支持;以上海经验对照家乡实际,形成不同城市调研报告9份;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制作并发放生态环保类宣传物料600余份,于全国七省九市针对性推广;基于调研结果、问卷分析、民意调查撰写建议书9份,对政府部门、环保企业进行科学建言,获得积极反馈及相应处理意见。

城乡共调研让小组成员们体会到了各地的差异性和海绵城市建设的复杂性。比如,在浙江舟山,小组成员了解到,海岛地形使得地势较低的城区成为了内涝受灾区。当地政府利用现有地形,开展了立体式的海绵城市建设,疏通城市管网入海排口。

此外,在城市之外的乡村地区,由于排污管道复杂,居民生活分散,集中式污水处理成为了“老大难”问题。考虑到乡村更近自然的发展状况,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海绵乡村建设有了不一样的要求。引入生态化河道治理模式,建设生态绿地,或许能成为海绵乡村建设的解决思路。

成员们表示,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城市发展规律,欧美国家社区型低影响开发的海绵设施无法匹配我国现有的复杂市政管网体系。“所以,我国要建设的是能体现’中国智慧’和’城市特色’的海绵城市。同时,我们环境学子将怀抱最浓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为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