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知沪者说”开讲 经历过弄堂里乘风凉的才算老上海

新闻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被誉为2021年底上海最受关注的商业项目之一,邻近上海马戏城的“上海久光中心”即将于11月27日隆重揭幕,...

品牌

孕期营养关联,护航生命新篇 孕期营养关联,护航生命新篇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一段独特而奇妙的历程,在这约 40 周的时间里,一个微小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一个完整...

商业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据多家媒体报道,嘉定南翔老街上有一家叫长兴馆的老字号餐饮店,主要经营南翔小笼包。受疫情影响...

“知沪者说”开讲 经历过弄堂里乘风凉的才算老上海

发布时间:2019/04/28 新闻 浏览:718

455
 
4月28日报道:“经历过弄堂里乘风凉、倒马桶、生煤炉,才算老上海。”本周六,“上海·故事”读书会“知沪者说”开讲,嘉宾沈轶伦和曹景行围绕着《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为大家揭开市井化的上海。
沈轶伦,《解放日报》记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专注人物报道和城市题材非虚构写作。她所写的《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通过秦怡、金宇澄、奚美娟、曹可凡、包起帆、徐虎等五十位上海名人,所涉及的上海地标涵盖花园洋房、工人新村、里弄甚至苏州河道,结合城市变迁的故事,让大家对上海的印象丰富而立体。

“田子坊不是上海的全部面貌,不能代表上海。工人的上海才是上海的主题。”曹景行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历过弄堂里乘风凉、倒马桶、生煤炉,才算老上海。”沈轶伦表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曾住在杨浦“凤凰村”,采访的时候,他就透露前三十年没有去过淮海路,没有吃过奶油蛋糕。
“上海是一个五方杂处的城市。当初做选题的时候,想多从工人新村、里弄等这些地方来写。”沈轶伦表示,这些名人可能接受的采访不下一百次,但很少被问到自己最喜欢的上海地标,从私人的角度想过自己与上海的联系。

曹景行认为,沈轶伦的文字留下了上海的历史,不是档案一般的死历史,而是记录和保存人们活生生的记忆。她的每篇文章,都是采访一位人物,让他们找到自己最有感情连接的那个地方,讲那儿的墙和人融为一体的故事。故事多了就连串成片,渐渐就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上海的面貌和变化,体味到每一次变化后的甜酸苦辣。
据悉,“上海·故事”读书会今年推出推出第一季主题“知沪者说”,围绕了解上海、生活在上海的嘉宾、名人、市民,讲一讲他们眼中的上海。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