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政课向祖国告白,这群博士生“梅雅博论”讲述祖国伟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9/10/01 新闻 浏览:667
70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究竟有怎样的演进逻辑?70年来,新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又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70年来,社区工作者从“居委会大妈”到“社区工作者”的转变有着怎样的历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华东理工大学依托“梅雅博论”文化育人系列项目,举办“青春告白祖国”博士生讲思政课系列主题活动。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等不同专业的青年教师及博士研究生分5期作客“梅雅博论”,从不同视角讲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祖国的伟大变化。
在9月30日的“梅雅博论”中,来自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国家能源煤气化技术研发中心的201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卫俊涛,以新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为题,从70年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为我国摆脱贫油国面貌不懈奋斗讲起,以专业视角为师生们介绍了我国的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能源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发展概况,展现了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背后,能源产业所发挥的基石作用。
卫俊涛还结合国家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为大家介绍了当前能源产业和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详细解读了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相关的关键技术,阐明了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在报告最后,卫俊涛向全体从事能源化工领域研究的研究生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能够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投身能源技术革新为己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祖国的蓬勃发展、为未来的碧水蓝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聆听了卫俊涛同学的授课后,同样来自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胡汉文表示,这节课让他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能源变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作为新时代能源化工专业的研究生,更应该筑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建设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而不懈奋斗。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生胡博成表示,能源利用在深层上反映出的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技术不断改进、效率不断提升,深刻彰显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通过‘梅雅博论’,我了解到学校洁净煤技术科研团队的师生们坚持以祖国发展为研究导向,不断艰苦奋斗,取得了以煤气化、煤制油等为代表的领先世界的煤化工成就,他们是华东理工的骄傲,更是值得全体青年人学习的杰出榜样”。
上一篇: “重阳节”日送温暖关爱老人情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