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疫”线故事】甘当一枚螺丝钉,张勇:“我是平凡的参与者”

新闻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被誉为2021年底上海最受关注的商业项目之一,邻近上海马戏城的“上海久光中心”即将于11月27日隆重揭幕,...

品牌

孕期营养关联,护航生命新篇 孕期营养关联,护航生命新篇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一段独特而奇妙的历程,在这约 40 周的时间里,一个微小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一个完整...

商业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据多家媒体报道,嘉定南翔老街上有一家叫长兴馆的老字号餐饮店,主要经营南翔小笼包。受疫情影响...

【“疫”线故事】甘当一枚螺丝钉,张勇:“我是平凡的参与者”

发布时间:2020/04/09 新闻 浏览:389

面对疫情,上海无数志愿者走向社区,填补着社会治理的微小空白,以星星之火,点亮触手可及的温暖,驱散黎明前的黑暗。

“上海是我家乡,一旦家乡失守,我将无处可去。”疫情初期,为尽“绵薄”之力,浦东党校人张勇践行初心,毅然报名,成为奔赴泥城镇一线防疫的首批志愿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少人为他点赞,夸他是“逆行者”。他却直言有差距:“医护工作者是英雄,我只是平凡的参与者。”

2010年,张勇曾经当过上海世博会志愿者;2020年,时隔10年,再次当上志愿者。“从国家盛事到国家危难,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挺身而出。”张勇时刻准备第三次当志愿者,去到机场一线,守护上海这座城。

 忙碌!关注“薄弱点”难题

 泥城镇14个居委会,46个小区。6天时间里,张勇与同事们进行地毯式普查及驻点式指导,反反复复巡查了31个居委会,91个小区,上百个防控点。

张勇每天走街串巷,与社区负责人交谈,了解小区疫情防控情况,并随时记录小区存在的薄弱点及工作亮点,每天上报指挥部。如开放式小区,处于城郊结合部,路口四通八达,难以布控;如公租房,居委职能缺失,物业防“进”难防“出”……

 

张勇在了解社区防疫情况

作为第一批打头阵的志愿者,为了打好扎实的疫情防控基础,不留一处疏忽,张勇将每一个隐患点每天及时上报至指挥部。“经常早上发现问题,下班前就已整改结束,整改照片也会如实反馈给我们。”

破题速度之快,让张勇惊叹不已,工作的有序推进,带动区、镇、居每一个环节有条不紊、顺利衔接。

劳累!“失眠”治愈了

“一扇门”“两人岗”“三问三登记”;“一张图”“两清楚”“三覆盖”;“一消毒”“两暂停”“三保障”;小区环境……除了每天必查的这10项任务,张勇还有操不完的心。

一天巡查时,张勇发现几个老人聚集在修车摊旁闲聊,精神紧绷的他立刻下车提醒:“老伯伯们,你们现在聚在一起,还是挺危险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克服一下,暂时先不要聚集。”

80多岁老人感冒,关键时期不能放松警惕。泥城镇迅速响应,将老人送去集中隔离,而家里的女儿和女婿也相应进行了居家隔离,他们的生活能否得到保障?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张勇放心不下,亲自上门询问。

 

张勇在记录巡查事项

“知道基层一线辛苦,但没想到这么辛苦,佩服他们,可以24小时值班在岗。”为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张勇每天风尘仆仆,从这个社区赶往下一个社区,这个防控点奔赴下一个防控点。就一个字,累!以前有些失眠的张勇,结束一天包干任务后,能倒头就睡。

坚持:不忘初心,愿当螺丝钉

疫情期间,风险难以预测。“张勇们”却将自身安全置之度外,以一枚螺丝钉、一个齿轮的定位鞭策自己,在社区一线坚定地践行着“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誓言。

“如果满分100分,您给自己的志愿者工作打多少分?”针对这个问题,张勇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我打及格分。”他真诚的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守好大后方,控制疫情蔓延。和医务工作者之间有差距,我们不算什么,他们该打满分。”

为期一周的志愿者工作结束后,张勇的手机里保存了两张工作照留作纪念。短短的6天,144个小时,8640分钟,每一分每一秒,在张勇的人生历程中,写下了意义,写下了难忘,写下了回忆。

 

张勇的生活照

曾因疫情打乱春节广州旅游行程,张勇准备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带上家人,去佛山品尝美食,去星海音乐学院接受艺术的熏陶。(张勇供图)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