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暖心!气管切开的古稀重症老人重获“新声”

新闻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被誉为2021年底上海最受关注的商业项目之一,邻近上海马戏城的“上海久光中心”即将于11月27日隆重揭幕,...

品牌

孕期营养关联,护航生命新篇 孕期营养关联,护航生命新篇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一段独特而奇妙的历程,在这约 40 周的时间里,一个微小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一个完整...

商业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据多家媒体报道,嘉定南翔老街上有一家叫长兴馆的老字号餐饮店,主要经营南翔小笼包。受疫情影响...

暖心!气管切开的古稀重症老人重获“新声”

发布时间:2020/04/18 新闻 浏览:451

人民网上海4月17日电 (龚莎)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是什么?是妈妈哼唱的摇篮曲,是爱人耳边的呢喃细语,亦是宝宝学语时的咿咿呀呀……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ICU病房,有一种声音让上海援鄂医生王维俊觉得最为动听――气管切开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恢复发声说话,这其中有一个“神奇装置”发挥了关键作用,那就是“说话瓣膜”。

说话瓣膜目前在康复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如何能让其发挥功能?背后是由医生、治疗师、护士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的深度合作。在为这位患者恢复发声功能的治疗过程中,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也贡献了一份“阳光力量”。

“小”装置发挥“大”作用

说话瓣膜的神奇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满足人正常交流的需求,对气切患者的心理给予莫大的安慰和支持。试想,如果您是一个气切病人躺在床上,无法言语,只能靠吃力的手写写画画,甚至连拿笔的力气都没有,需要医务人员来猜测您是要大便,还是要小便?是要见家人,还是鼻子痒?此时的人生,除了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用残酷的现实一点点磨平求生的信心,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那么,什么是“说话瓣膜”?小小的说话瓣膜结构并不复杂,是一个单向通气阀,安装在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口,是用于改善吞咽、通气和说话功能的装置,其应用的最主要目的是为拔除气管切开套管创造条件,恢复吞咽与说话功能。由于患者佩戴此通气阀后,恢复了发声、语言交流功能,所以被俗称为“说话瓣膜”。

古稀重症老人在阳光重获“新声”

今年75岁的王奶奶(化名)颈椎术后病情危重,由于反复肺部感染,2个多月前做了气管切开术,从而“失声”,无法用语言与医生、家人沟通。

家人将王奶奶送到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由于患者入院时情况不佳,被安排在ICU病房进行治疗。

气管切开手术会引起呼吸道和吞咽功能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性改变,从而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提高气切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气切患者的语言、吞咽功能以及肺功能的康复训练,是当前康复治疗的重中之重。

重症康复团队通过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为患者佩戴了说话瓣膜。

由医生、治疗师、护士组成的康复团队对王奶奶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检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她制定了个体化精细的康复治疗计划,进行吞咽、言语、呼吸训练等康复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借助“说话瓣膜”重新开口说话的王奶奶十分开心,也对后续的康复治疗充满了信心。

(责编:龚莎、轩召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