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星辰大海!中国公布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
发布时间:2020/04/25 新闻 浏览:361
4月24日报道:今天,是第5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50年间,我们的“嫦娥”踏上了月球,我们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我们的北斗系统也即将完成星座组网,如今,我们又将踏上征程,奔赴火星。
今天上午,中国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探测标识“揽星九天”。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
图为: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
来自太空的贺礼 探测器着陆时间或恰逢建党一百周年
相较于我国其他的航天发射任务,火星探测准备时间较长,难度较高,每26个月才会出现一个最佳的发射窗口期。届时火星、地球、太阳将处于一条直线上,这一现象被称为“火星冲日”。这时候探测器的飞行路线最短,最省燃料,成功率也最高。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自然也瞄准了这一窗口。
据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2018年9月在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分论坛上透露的信息显示,中国火星探测器将于今年7月份发射,预计经过10个月的飞行后到达火星。
据此推算,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可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7月)之前降落在火星,圆满完成对火星的探测任务。
图为: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模拟图
中国计划再破全球纪录 一次性实现“绕落巡”
火星探测是一项高风险的科学探索行动,截止目前人类探测火星已有45次,但成功的只有18次,成功率只有40%。
不过好消息是,目前我国已完成了火星探测轨道设计、测控通信、自主导航、表面软着陆等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这为我国开展自主火星探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按照计划,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
如果成功,中国将成为全世界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三个目标的国家,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创新。
据悉,中国还计划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并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
另外,中国还计划进行小行星探测,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
图为:火星着陆地面综合试验场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用洪亮的声音在宇宙奏响《东方红》,掀开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人追星逐梦树丰碑的不朽篇章。
5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仰望星空时,还能看到“东方红一号 ”的踪迹。
如今,我们又将迎难而上,执行中国自己的火星探测任务。
航天人的努力不断刷新着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中国精度。
距离预测的“火星冲日”窗口期也没几个月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知识
火星的特征在很多方面都与地球极为相似,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同样有大气、有适宜的温度、有类似的自转周期、甚至有类似地球的四季交替。研究火星与地球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在2018年,有科学家发文称,有证据表明火星南极冰盖下存在液态水,再次点燃了人们对于火星的探索热情。
探索火星上的生命存在,研究火星磁场长期演变,观测火星的大气和气候的演化过程,对火星地形、地貌特征与分区研究等,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