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艺携手共对疫情新常态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20/06/22 新闻 浏览:418
人民网上海6月20日电 如何科学地认识“新常态”?如何通过文艺引导民众在“新常态”下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在上海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6月20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科学与文艺携手共对疫情新常态研讨会暨2020首期‘健康桥・周末早餐说’大师对话活动”在科学会堂举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冷伟青,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出席活动并致辞。
本次活动寓“科”于“文”,科文融会,邀请来自科技界、文艺界、体育界的知名人士,通过大师对话、观点分享、思想碰撞、文艺表演的形式,旨在科学做好防疫政策的宣传和引导,推动科技与文体事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使市民能够及时了解政策调整并随需而变,增强市民的防疫信心。
在以“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议题的对话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国-WHO联合考察专家组成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任瑞宝等院士专家等分别结合各自专业、在一线抗疫的经历等角度出发,阐述了对新冠疫情新常态的科学认知,以及新形势下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举措。
在以“科学认知‘新常态’,为文体事业注入‘新动能’”为议题的对话环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当代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张文宏,上海市桥牌协会主席、原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邱伟昌,上海自行车击剑运动中心党总支书记、射击奥运冠军陶璐娜等从分别从文艺创作与表演、全民体育素养提升、新常态下的文体工作新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和分享。
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傅希如,上海评弹团评弹演员、国家二级演员陆锦花,上海张冉昆曲工作室艺术总监、国家二级演员张冉等分别带来《斩毒妖》和《甘洒热血写春秋》的京剧表演、琵琶弹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昆曲《牡丹亭-游园》。参加武汉一线抗疫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等联袂表演了诗朗诵《武汉,武汉》,华山医院感染科的李发红医生声情并茂地演唱了由她改编自美国女歌手克丽丝叮的《一百万个可能》的《唯一的可能》,《唯一的可能》这首完整的歌曲发布于疫情最艰难也是寒冷的时期,为当时抗疫一线送去温暖的支持。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声中结束。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协生物医药专业委员会、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赛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承办。上海有关人才、科技、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来自科技界、文艺界、体育界的约60名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