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港3年,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吞吐量超900万标准箱
发布时间:2020/12/10 新闻 浏览:310
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3周年之际,今日从洋山港海事局获悉,3年来,洋山港海事局累计保障4600余艘国际航行集装箱船、12500余艘次内支线集装箱船安全靠离自动化码头,自动化码头吞吐量累计达900余万标准箱。
据洋山港海事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洋山四期安全进出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1838艘次,同比增长28.9%,内支线集装箱船舶4834艘次,同比增长7.8%,集装箱吞吐量达376.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约21.39%,全年预计突破400万标箱。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年初受疫情影响,洋山四期2月份船舶流量大幅下滑,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进出120艘次,环比下降约21%,内支线集装箱船舶进出336艘次,环比下降16%。
对此,洋山港海事局在做好港口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海事监管”等模式,推出“三畅通三保障”(确保航道通畅、确保政务办理畅通、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障人员救助及时、保障“水工”建设顺利)举措,助力港口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统计数据显示,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3月份船舶流量回涨幅度明显,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进出160艘次,环比增长约33%,内支线集装箱船舶进出520艘次,环比增长约55%,下半年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每月均超过170艘次,超过历史同期水平。
随着船舶流量的不断攀升,自动化码头装卸能力急需扩容,今年6-8月份,四期码头累计增加5台桥吊、20台轨道吊。同时,洋山港海事局从进港计划、保障方案、交通管制和现场护航四个环节着手,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码头装备设施快速进港,及早安装投产。
在新桥吊投入使用后,产能提高三成,洋山四期昼夜平均操作量突破1000箱,达到预期40箱/小时的作业效率。这意味着,每新增一台桥吊,一天可以为码头增加约1000标准箱的吞吐量,一年增加吞吐量约36万标准箱。
今年8月,洋山港海事局在四期码头前沿水域推出“大型集装箱船全模式套泊作业”举措,以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码头泊位利用率,破解进港航道长、回旋水域窄的难题。 据码头测算,每实施一次套泊作业,可为进港船舶节省约6小时的船期,为码头提升320标准箱的装卸潜能,提升泊位利用率约2%,每年累计为港航企业释放产能近亿元,截至目前,四期码头已开展套泊作业共96次,吞吐量增加约3万标准箱。
下一步,洋山港海事局将协同各方在洋山港启动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大风浪条件下引航、助航试点和沪浙跨港区跨关区国际航行船舶供油试点,为洋山港的发展提供水上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