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精细化服务让健身苑点老少同乐

新闻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被誉为2021年底上海最受关注的商业项目之一,邻近上海马戏城的“上海久光中心”即将于11月27日隆重揭幕,...

品牌

孕期营养关联,护航生命新篇 孕期营养关联,护航生命新篇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一段独特而奇妙的历程,在这约 40 周的时间里,一个微小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一个完整...

商业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据多家媒体报道,嘉定南翔老街上有一家叫长兴馆的老字号餐饮店,主要经营南翔小笼包。受疫情影响...

精细化服务让健身苑点老少同乐

发布时间:2020/12/21 新闻 浏览:348

■全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点585个,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冬日午后的暖阳下,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锦一小区的市民益智健身苑点,陈奶奶抱着小孙子在荡秋千。一大一小两个秋千,浓浓的祖孙情。这里曾是以老年人为主的社区健身苑点,今年10月底完成改造升级后,成为满足全人群的智慧健身苑点。建设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上海体育部门在建市民身边的运动场地同时,更注重供给侧改革,倾听市民的心声。

 全民参与健身苑点改造

虹口区存在地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老龄化程度重、体育场地不足等现状。建好并管好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安全、有序的健身环境,成为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

锦一小区原先的健身苑点建成于2000年,区体育局在排摸过程中了解到,这里存在部分健身器材超限使用、整体健身点老化陈旧、健身功能单一等问题。虹口区体育局群体科科长陈处旸告诉记者,通过召开居民意见征询会、张贴工程示意图和效果图,区体育局广泛向居民征集关于益智健身苑点的意见和建议。有居民提出,“传统健身器材适用范围不广,更多的是中老年群体使用,希望能增加适合中青年的健身器材。”区体育局通过精细化服务,最终改造成适合全人群的全功能健身苑点。

升级更新的市民益智健身苑点设置儿童亲子互动区、老年智慧健身区、智能健身比赛区、配重力量练习区、健身跑道等五个分区,能满足3岁到70岁全人群的亲子运动、有氧练习等需求。闲暇时刻,这里都有络绎不绝来锻炼的市民,充满着欢声笑语。居民宋先生在锦一小区生活了近30年,曾经是海员的他到过国外很多城市,他告诉记者,“像上海这样在住宅附近就有健身设施的外国城市可不多,我们生活在这里的幸福指数特别高。”

智慧赋能提升服务能级

康健街道拥有大片住宅小区,其中老年人占总人口的44.6%,残障人士1960人。这里有上海第一家社区运动场——2004年建成的康健社区体育场。作为今年的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之一,街道充分利用体育场边区域,在11月建成了300平方米的户外益智健身苑点,这里不仅有各种锻炼器材,还有体质和力量检测仪,一站式满足市民运动需求,真正成为家门口的社区体育公园。

从早上6点开始,到这里早锻炼的人们就拉开充满活力一天的帷幕;专为老年人健身服务的乐活空间、面向残疾人运动康复的康健苑成为白天最热闹的场所;下午3点后,放学的孩子们来到这里踢足球、打篮球;晚上,这里又是上班族的“夜市面”,无人化智能管理健身房开放到晚上12点,满足上班族的健身需求。康健社区体育公园自2004年运营至今,日均服务居民约3000人次,年服务超10万人次,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家门口的好去处”。

康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褚苇介绍,为提升社区场馆设施数字化管理水平,康健街道开发了集场馆查询、预订、咨询等服务功能的“康健体育生活圈”小程序,实现运动场地“一键式预约”和“一体化管理”。近两年,通过空间挖潜、设施升级改造,新增了智慧健身步道、智能健身器材、全息沉浸式运动教室,并在部分小区试点智慧健身苑点。

社区体育公园的智能化创新和互动式体验,让记者大开眼界。在智慧健身步道上运动,通过人脸识别,就能记录下时长、里程、速度、卡路里等运动数据,并给出排名,还能为健身者提供运动推荐,真正实现智能化服务。

体育实事项目作为市体育局解决“健身去哪儿”难题的重要举措受到市民欢迎,近年来在政府实事项目市民满意度调查中一直名列前茅。2020年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原计划新建改建100条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运动场及新建改建500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到目前为止,全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点585个,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