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后,获得奖牌的选手们都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2/03/27 新闻 浏览:294
今天是3月26日,距离上海举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还有200天。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大赛”,参加完这些大赛获得奖牌的选手后来怎么样了?职业发展如何?这份调查研究告诉你。
我国自2011年以来,先后派出179名选手参加5届大赛,累计获得36枚金牌、29枚银牌、20枚铜牌和58个优胜奖,成绩斐然。凭借世赛舞台,参赛选手充分展示了技能魅力、技能人才的风采,也给参赛选手带来极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进而改善了包括选手在内的一大批技能人才的发展环境、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
参赛选手载誉归来,回到各自学校或工作岗位后,陆续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如今这些选手就业情况如何,职业发展怎样,持续成长是否顺利,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深入了解参赛选手就业和职业发展情况,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承研了“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课题,对世赛选手职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
在各地人社部门和世赛集训基地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对172名世赛参赛选手进行了问卷调查,对26名世赛参赛选手或专家进行了访谈。并对世赛参赛选手目前的职业分布、薪酬待遇、职业满意度等就业情况,职业发展机会、职业发展能力、技能提升、获得业绩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一手调查数据约2万个,开放答题材料与综述约3.5万字,调查研究报告约3.7万字。
调研发现,世赛参赛选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水平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获得显著提升。其中,中共党员数量增长218%,中共预备党员数量增长110%;硕士研究生学历增长75%,本科学历增长183.3%;高级技师增长433.3%,特级技师从零增加到4人;中级职称增长450%,高级职称增长1500%,正高级职称从零增加到5人。
调研显示,调查对象的世赛参赛选手综合能力素质得到了全方位提升、职业发展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初期生涯发展得到了高程度认可、长远示范效应得到了较充分体现,但增值赋能转化平台仍有待完善和激励保障制度措施仍有待健全。
在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围绕世赛参赛选手职业发展进行了理论研究、实践总结、职业发展通道研究和对策建议研究,提出了世赛专家型、技能大师型、技术管理型、技术研发型、艺术创新型等5种世赛参赛选手职业发展通道的设想,并从政府、院校、企业、选手等多维度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实施职业能力提升行动、推动选手与其组织协同发展、健全职业发展保障机制和营造榜样示范文化氛围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