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brand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品牌 > 擦亮上海文化品牌,树起上海文化精神标杆 为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凝聚力量

新闻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樂之旗舰店进驻久光中心11/27盛大开业 科技潮品齐亮相

被誉为2021年底上海最受关注的商业项目之一,邻近上海马戏城的“上海久光中心”即将于11月27日隆重揭幕,...

品牌

Ocean鸥欣玻璃:传承卓越,创新时尚,成就美好生活 Ocean鸥欣玻璃:传承卓越,创新时尚,成就美好生活

Ocean鸥欣玻璃,创立于1979年,始终秉持着对卓越品质与现代餐饮体验的追求。作为世界玻璃器皿制造行业的...

商业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东方时评丨老字号积极自救 南翔小笼“卖疯了”的启示

  据多家媒体报道,嘉定南翔老街上有一家叫长兴馆的老字号餐饮店,主要经营南翔小笼包。受疫情影响...

擦亮上海文化品牌,树起上海文化精神标杆 为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凝聚力量

发布时间:2019/10/17 品牌 浏览:526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艺术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时,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隆重颁奖。王文娟、何占豪、陈少云、周慧珺、黄宗英(以姓氏笔画为序)等5人获颁终身成就奖;辛丽丽、张静娴、陈燮阳、茅善玉、韩天衡(以姓氏笔画为序)等5人获颁杰出贡献奖;丁阳等30人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作为上海文学艺术类的最高奖项,上海文学艺术奖向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授予党和人民的表彰,其意义不仅在于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标杆,更是以此为契机,建立名家大师勇攀文艺高峰、青年人才不断涌现的人才长效机制。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眼里,颁奖典礼更是一次出征的号角,鼓舞创作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铭记于心、落实于实践,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把自己锤炼成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文艺家,为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凝聚力量。
探索城市文艺荣典制度,以机制推进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评选自始至终用明德引领风尚,并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作为贯穿五年来上海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前行航标。
“德艺双馨”就是要把“德”放在第一位。在奖项评选乃至长期的人才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等标准,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识。
此次获颁终身成就奖的书法家周慧珺,曾在2018年捐出个人2500万元稿酬并成立基金会,以奖掖后进。王文娟、何占豪、陈少云、黄宗英等老一辈文学艺术家,同样是在与新中国同行的漫长岁月里,始终坚持跟党走,锤炼成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德艺双馨艺术家。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说:“我62年来跟党走,如今还想为人民奉献精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誉为“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但何占豪说,这首曲子经典,不因作曲家有多了不起,而是因作曲家向人民喜爱的音乐学习,“艺术要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让更多老百姓喜欢”。
值得一书的是,2014年上海文学艺术奖重启评选时,在“终身成就奖”“杰出贡献奖”之外,新推“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该计划锚定标准——以德艺双馨为目标,全面提升素养,并为他们的创作、展示和演出提供“一人一策”的专属培养方案。
用阶梯式的表彰和奖励,鼓舞不同发展阶段的文艺工作者,这一城市文艺荣典制度的探索,在国内尚属首创。创新驱动下的顶层设计,也着实推进了近年来上海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此次“四世同堂”共获表彰,人才不断档的盛况,便是上海持续推进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文艺工作者的佐证。
擦亮“上海文化”金字招牌,展现上海文艺崇德尚艺、潜心耕耘的新风采新成绩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上海用奖项嘉许靠作品立身的文艺工作者,嘉许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精品力作回报时代和人民的创作者。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是台上的“第二代”白毛女,也是编导、策划、带领上芭在艺术风格方面实现巨大突破的幕后工作者,更是培养出近十位国际芭蕾舞大赛金奖获得者的团队管理者。“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在天命之年回归舞台,以“戏比天大”的精神在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路上孜孜以求。上海交响乐团名誉音乐总监陈燮阳在半个多世纪的个人艺术生涯里实现了中国指挥家的多个“第一”,而他更着意于将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舞台。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近年来不断推出《雷雨》《邓世昌》《敦煌女儿》等新作,她的表演艺术走向成熟开阔的同时,也一步步打开了沪剧的创作格局,真正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并肩。书画印无一不通的韩天衡著有《中国篆刻艺术》《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等著作,年届耄耋,他仍坚守文化工作第一线。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上海表彰这些不断创作精品力作的文学艺术家,就是主张以作品擦亮“上海文化”品牌金字招牌,展现上海文艺崇德尚艺、潜心耕耘的新风采新成绩,从而更好地繁荣文艺创作,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相关链接
  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文娟
她是越剧旦角艺术当之无愧的代表性艺术家。她创作的200多个艺术形象,丰富了中国戏曲的人物长廊。主演的许多剧目,被视为中国戏曲宝库的艺术瑰宝,尤以《红楼梦》风靡大江南北,雅俗共赏,历久弥新,其塑造的“林妹妹”已成为名著改编的不朽经典。其创立的王派艺术,委婉典雅,秀美深沉,行腔细腻朴实醇厚,注重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度刻画,为越剧表演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质,为越剧发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贡献。
何占豪
他让来自乡野草泽的民间曲调民间戏曲庄严地登上全世界的音乐殿堂。由他和陈钢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再现了中国爱情传说的美丽凄婉。他终身以“外来音乐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为己任,身兼作曲家、指挥家的双重身份,驰骋在古典交响、民族器乐、戏曲音乐、流行歌曲的广袤大地上,创作、演出了许多富于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引领风气的音乐作品,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开启了一扇音乐的大门。
陈少云
他以六十年不懈的生命努力,全面继承京剧大师周信芳开创的海派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麒派艺术表演体系。他把麒派艺术苍凉慷慨的精髓,结合自身特点,融入到《狸猫换太子》《成败萧何》《金缕曲》等一系列新剧目和新人物创造中,形成了“外朴内秀”的艺术风格,写下了麒派艺术新时代的新华章。他信奉梨园“戏比天大”的信条,演出时三根肋骨断裂,依然坚持演完。他言传身教,带教青年艺术家,使麒派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周慧珺
她是中国当代书坛大家。她幼承庭训,师从名家,出入历代碑帖,具有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她书为心画,熔碑学帖学于一体,铸南北书风于一炉,不拘一格,于潇洒俊逸之外更兼浑厚奔放,自成一家。上世纪70年代,其处女作《鲁迅诗歌选行书字帖》创下八版160万册之纪录。其后,每有书法作品刊行,皆洛阳纸贵。晚近,更捐2500万元稿酬成立书法基金会,为中国书法的光大传承作出重大贡献。
黄宗英
她是舞台上的“甜姐儿”、银幕上的“梅表姐”、文学界影响巨大的女作家。16岁主演话剧,由此开启七十余年漫长的跨界文艺生涯。她的表演清纯明丽,展现了新女性青春向上的时代气质。她的文字带着表演艺术家的灵动才情,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散淡舒朗,其散文化的报告文学作品,关注重大社会主题,深刻影响了几代读者。她说,“只要多想着别人,就不会老”。历经沧桑,岁月定格于她美丽充实的内心。
杰出贡献奖颁奖词
(按姓氏笔画排序)
辛丽丽
从白天鹅到白毛女,作为舞者,她舒展大气优雅,用足尖演绎了海派芭蕾的无限风情,开启了中国芭蕾国际得奖的先河。作为上海芭蕾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她引进国外优秀版本和导演,为上海芭蕾积聚了丰厚的经典剧。她全力推动外来艺术的海派化民族化,催生了一批久演不衰的原创芭蕾舞剧,为上海芭蕾赢得广泛国际声誉,培养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青年舞蹈家。
张静娴
作为昆剧旦角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她守住初心,传承薪火,不绝如缕。她师承名家,戏路开阔,是《长生殿》上一往情深的绝色佳人杨贵妃,是《班昭》中寂寞青灯下奋笔疾书的女史官。她既是古典文化的守望者,也是艺术创新的开拓者。在昆剧的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她是当之无愧担当者。
陈燮阳
他是中国交响乐的发展缩影。他的指挥激情奔放、华丽辉煌,同时不乏深沉细腻。交响乐、舞剧、歌剧、民乐演出,国家重大文化庆典和世界各国音乐殿堂,都有他活跃的身影。他是中国指挥、录制贝多芬全集和朱践耳全集的第一人。他是演出、推广中国交响乐原创作品最为热烈的文化使者。
茅善玉
少年成名,一曲《金丝鸟》四十年魅力不减。她扮相秀美,嗓音甜美清丽,演唱富于时代感又不失乡土气,戏路极为开阔,从艺四十年,塑造了一批个性各异、风采照人的女性形象。近年更以《敦煌女儿》等一批新作和戏曲电影《雷雨》,显示了其开阔博大的大家风范。她积极打造了一系列普及沪剧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让上海的声音更响亮。
韩天衡
他是篆刻、书法、绘画、艺术理论、书画鉴藏皆精之一代通才。四岁学书,六岁刻印,师从众多名家大师,入艺凡七十六载。其印大开大合,新意盎然。尤以白文点划遒劲,霸气十足,一时印坛韩流滚滚。其书富于金石味,其画集古典与当代于一体。他继往圣之绝学,精于篆刻史论研究,著作等身。于草篆书写,鸟虫篆复兴,贡献巨大,为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复兴倾注巨大心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