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侦探皮卡丘》吸金900亿美元 揭秘吸金秘密
发布时间:2019/05/21 产经 浏览:666
随着漫威宇宙超级英雄们的热度逐渐退去,一部改编自任天堂的同名游戏,名为《大侦探皮卡丘》的全球首部真人 宝可梦 电影以上映三天就实现2.75亿票房的势头成功接棒。
这位黄胖黄胖的萌物究竟有多火?数据显示,《大侦探皮卡丘》国内上映首日便位居当天票房首位,并以7497万元的单日综合票房,以及38%的排片占比,超过《复仇者联盟4》当天的单日票房和排片占比。
这就是IP的影响力,承载着童年回忆的IP电影,一方面具有粉丝积累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会将IP的打造推向高潮。“皮卡丘”实际上已经20多岁了,1996年,它诞生于世界电子游戏巨头之一的日本企业任天堂推出的《口袋妖怪》游戏。与此同时,一部以游戏中人物形象为基础的漫画《皮皮传》开始连载,漫画里的皮卡丘还仅仅只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另一个宝可梦皮皮。而后,任天堂再度开发了《精灵宝可梦》动画,在此系列中,高人气的皮卡丘荣升为主角,成为宝可梦这一IP的核心角色。1998年,任天堂还合资成立了宝可梦公司专做品牌授权和衍生产品开发。于是,从1996年诞生至今,皮卡丘这个90后大IP,累计获利超过900亿美元,将70后hello kitty、20后米老鼠及一众漫威英雄远远甩在身后,稳居全球影视动漫游戏类IP第一位。
那么,“皮卡丘”们到底是靠什么赚到这900亿美元的?数据显示,900多亿美元中,只有170多亿美元与游戏相关,其余都是靠授权和周边赚的。业内表示,宝可梦的商业逻辑,就是全方位立体操作。游戏热度起来后,立刻推出动画片巩固热度,优质动画成为单独盈利点后再进一步推出周边商品,形成品牌效应。品牌成熟后不断从各个方面切入电影、卡牌、品牌合作,一个都不能少,从而把宝可梦打造成一个全方位出击形象立体的完整IP。你可能不打宝可梦游戏、不看精灵宝可梦动画,但你还是会买联名T恤、联名玩具、抑或是卡通形象的装饰品。事实上,周边衍生品的授权与售卖是与宝可梦相关业务中最赚钱的一项。数据显示,相关收入已累计达到了600亿美元以上。
由此可见,IP对文化产业来说,简直就是“摇钱树”一样的存在。超人、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变形金刚……近年来,好莱坞用一部又一部美系动漫电影刷着票房,皮卡丘这种日系动漫二次元文化其实也早就在内地青少年中间无孔不入。而国产IP留给我们的印象似乎只有前些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内的动画形象如孙悟空、葫芦娃、黑猫警长、阿凡提等,虽堪称经典,也给70后、80后等几代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但之后就再无后续作品问世,为什么国产IP还没有找到那把“金钥匙”?
专家分析说,国外对衍生产品的开发非常重视,电影、动画片只是对内容的一次开发,IP的开发还要依托动漫玩具、动漫服装、主题公园、主题酒店等等,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而我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晚,文化底蕴不足,缺乏对IP的操作经验,且面临国外大牌IP的激烈竞争,因此各方面水平相差很远,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不断培养人才,为产业发展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