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火箭三天两战,常胜将军“长二丁”又一次满分表现
发布时间:2020/07/06 科技 浏览:195
两天前,“上海造”长征四号乙火箭“一箭双星”刚立新功,将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西柏坡号”科普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四乙发射的轰鸣声犹在耳畔,7月5日7时44分,上海另一型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丁,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六号0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18次飞行试验,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38次发射。
这次发射所使用的长征二号丁为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起飞推力约300吨,对应700公里太阳同步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2吨,具备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发射能力。
长征二号丁为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发射也是长征二号丁今年执行的第五次任务。
早在今年1月15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充满年味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月20日5时07分,长征二号丁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四颗新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5月31日16时5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高分九号02星、和德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6月17日15时19分,长二丁也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高分九号03星、和德五号卫星、皮星三号A星送入预定轨道。
虽然是一型成熟火箭,但长二丁一直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本发长二丁火箭在控制系统双捷联基础上继续深化改进,通过冗余产品、单机更新换代,将电气系统单点数量减少了22%,提高了火箭可靠性。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型号多星串联、多星并联等多种任务需求,提高去任务化能力,对火箭时序控制系统也进行了改进,统一用固定状态实现任务的切换。
长二丁一直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的这发长二丁首次实行了发射场确认制,按照加注前、加注两个阶段开展质量确认,替代原有的各阶段情况汇报及最终的加注前质量控制情况评审。发射场确认制通过表格化的形式,从产品卸车、转场对接、强制检验点执行到加注全流程,覆盖发射场所有工作岗位,拟定了60多张记录表和30张质量确认表。每个系统和岗位都有专人负责,通过质量确认表格进行逐项工作的确认落实,规范操作过程并记录原始的宝贵数据。“发射场质量确认制的实行有利于提高质量把关的效率和有效性,是推进航天科研生产管理模式优化升级的重要措施。”
发射工位进行卫星吊装。
作为上海航天火箭家族的“常胜将军”,长征二号丁自1992年8月9日首次成功发射以来,加上今天的这次发射,已连续成功执行49次发射任务,始终保持着不败战绩。即使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五号、七号相继进入发射序列,长二丁的影响力丝毫不减。而且,凭借稳定的表现和成本优势,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长二丁保持着连续49战的不败战绩。
另据透露,这次发射的试验六号02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