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造成“卖难”有“解药”:20吨绥阳蔬菜、4000羽赤水乌骨鸡正驶往上海
发布时间:2020/02/24 商业 浏览:633
遵义贫困山区的特色农产品受疫情影响,出现“卖难”现象;但广大农民、农业合作社此时又急需现金流周转,来购买化肥、种子、农药,投入春耕生产。值此困难之际,沪遵消费扶贫的合作机制紧急启动,为对口地区的广大贫困户排忧解难。
2月21日,一辆满载20吨惠民蔬菜,挂着“沪遵扶贫协作山海情 遵义绥阳惠民蔬菜入沪首发”横幅的大货车,从绥阳东收费站出发驶向上海。
绥阳县把蔬菜种植作为推动当地坝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
据了解,本次入沪的蔬菜有花菜、白菜和儿菜,均为绥阳坝区本地露天种植的无公害蔬菜。在遵义市商务局、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干部、共青团绥阳县委和绥阳县经贸局等多方牵线搭桥下,将在上海铭言生鲜超市和上海鼎俊鲜超市进行平价销售。
绥阳县逸兴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几年,绥阳坝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精品蔬菜后,曾经种植玉米等低效作物的土地开始“增值”,每亩产值提升了8000元以上。“这次坝区蔬菜能搭上沪遵合作的快车,不但有利于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更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前的2月19日,4000羽遵义赤水乌骨鸡产品已运往上海,将在上海食行生鲜、叮咚买菜、清美鲜食等各大线上线下平台进行销售。这也将是遵义赤水乌骨鸡产品首次在上海市场亮相。
首批赤水林下乌骨鸡在当地发车。
赤水乌骨鸡,是贵州省赤水市特产,采用分段式林下生态养殖技术进行饲养,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赤水乌骨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近年来,赤水市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由贵州竹乡鸡养殖有限公司统一孵化鸡苗后免费提供给当地农户养殖,再由公司统一进行收购销售。赤水市年产竹乡乌骨鸡1000万羽,带动300多户贫困户就业。
散养的赤水乌骨鸡。
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实行交通封堵,活禽市场关闭,导致赤水市乌骨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滞销。获悉这一情况之后,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干部、遵义市商务局副局长徐剑锋积极联络上海企业,构建产区和销区“点对点”的对接关系,优先采购销售。上海智慧微菜场企业食行生鲜率先与赤水扬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签订了第一批乌骨鸡入沪销售订单,共同解决乌骨鸡“卖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