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新校史博物馆正式开馆 多件“镇馆之宝”首度亮相
发布时间:2021/04/09 商业 浏览:409
人民网上海4月8日电 (葛俊俊)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新校史博物馆在闵行校区文博楼正式开馆。近460件(套)珍贵档案、文物和文献叙述着上海交大百廿余载厚重历史和文化精神,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对外公开。
新校史博物馆建筑面积3万平米,展陈面积2350平方米,展线近500米,整体展陈风格恢弘大气,以学校125年的历史沿革、辉煌成就和办学理念的演变为主线,通过校史纵览、群英毕集、今日校情、交大文化等四个部分全景式展现学校的百余年来的文化传统、办学成果和社会贡献。
交大创始人盛宣怀《愚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
赵祖康交通大学毕业证书(1922年)
钱学森就读交大期间的水力学试卷(1934年)
杨嘉墀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年)
馆内展示着多件“镇馆之宝”,如交大创始人盛宣怀《愚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赵祖康交通大学毕业证书(1922年),南洋大学师生教学与生活无声影片(1926年),钱学森就读交大期间的水力学试卷(1934年),史霄雯烈士印刷革命宣传刊物的手推油印机(1949年),交通大学历届毕业生学籍档案,杨嘉墀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年)……据统计,全馆展示的档案、文物和珍贵文献近460件(套),照片1200余张,影音资料20余段。
此外,新校史博物馆还设计了多处场景复原、动态模型、魔镜墙、互动屏、大型投影等全新展示方式,以符合新时代博物馆展示的发展趋势,满足年轻一代的观感需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新展陈的校史博物馆,对学校的红色革命传统和党史发展着墨颇多,如含有辛亥革命以来交大26位烈士的浮雕墙,1925年学校第一个党团组织成立的文献图片资料,以及李大钊的老师、南洋公学师范生白毓烈士纪念碑的底座原件。关于交大西迁的历史展示,是通过场景和景片结合的方式,再现了当年交大西迁考察团从徐家汇校园出发的历史瞬间。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在博物馆事业上持续发力,打造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程及美术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共同组成的博物馆群落。作为“文化自信”的存储器、转换器和放大器,交大的档案文博机构已经成为大学精神研究、宣传的主力军,正在发挥着讲好中国故事和交大故事,发挥学科历史见证、大学文化地标、藏品学术研究机构等多方面的功能。